古人遇水必观。
目光所及是水,目光所视是心。
《管氏地理指蒙》:“水随山而行,山界水而止。”
秋
日
观
水
赏玩山水的另一种打开方式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里说,“上善若水”。
古人认为,水遍得坤元之道,能造山川,出江河,具有神奇的力量。在我国传统文化中,水这一古老符号的背后蕴含的,是深沉的人文和政治内涵。
因此,古人经常结伴游山观水,神游自然,获得感悟。
而在一年四季中,秋季,
也正是观水的好时机。
王勃《滕王阁序》中有云:“潦水尽而寒潭清”
所描写的就是秋日天高气爽时,
古人观水看到夏季的积水消尽,
只觉得潭水清澈透明,观之可以静心。
在秋日,即使是一潭静水,
也独有静水流深的生命韵致。
古人讲静水流深,是说表面平静的水往往会流得更深些,来比喻越是厚重内涵的人,越是蕴藏着更大的智慧。
凝视静谧的河水,
也会获得山水的智慧。
如果诗人们来到了阿依河,
又会看到怎样引人入胜的好风景呢?
观
水
记
录
在这里,有这些美丽的山水风景
阿依河·筛子岩筛下的泉水
清冽甘甜,透明清凉。
阿依河·母子溪幽幽的溪水
宁静神秘,秋意悠然。
阿依河·青龙谷一线天
走进别有洞天的青龙谷。
看阳光穿过一线天,
拉开峡谷间的帷幕。
峡谷落下的光线中,
徐徐流动的水
如一缕流光跃金。
阿依河·竹板桥畔的非遗传承
阿依河竹板桥保留传统的造纸术,至今已有300余年。传承蔡伦造纸工艺,展现了中国古代"四大发明"之一的原始魅力。
这里不止有山水,
更有蕴涵丰富的文化传承…等你来欣赏!
END
声明 |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,如侵权,请联系删除